您当前的位置:中原姓氏
河南:华夏姓氏的主要发祥地
发布时间:2013-7-17 8:45:15
    河南是华夏姓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姓氏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化的历史产物,在人们的社会活动和传统风俗诸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据有关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具有世界上最久远的姓氏传统,从古至今产生过上万个姓氏,经历了大约6000年延绵不断的演变发展过程。而在这上万多个姓氏中,经初步统计,起源于河南的有1500姓,其中单字姓1014个,双字姓484个,三字姓2个,占古今姓氏总数的13%。在当今中国常见的100大姓(约占汉族人口的87%)中,源于河南或部分源头在河南的有73姓,其中前5大姓中的李、张、陈均起源于河南,王姓和刘姓最早的一支也是在河南形成。第6至第19大姓中,除赵、吴、徐、马4姓的起源与河南无关外,其余10姓中的黄、周、林、郭均起源于河南;孙、胡、何姓的主源在河南;高姓最早的一支及由古代少数民族鲜卑族是楼氏改成的一支也出自河南;杨、朱二姓中由鲜卑族三字姓改成的一支在河南洛阳形成。

    宋代启蒙读物《百家姓》收录有504姓,其中郡望在河南的有115姓,占1/5强,居全国各地之首位。郡望之称始于汉末,历魏晋南北朝逐渐固定下来。在隋唐时期,人们把郡望视作某一大姓的祖居地和发祥地,以后郡望则逐渐演变成该姓的祖籍或出身的代名词。如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最著名的四大郡望是范阳郡(今河北保定一带)卢氏、清河郡(今河北清河一带)崔氏、荥阳郡(今河南郑州一带)郑氏、太原郡(今山西太原一带)王氏,俗称范阳卢、清河崔、荥阳郑、太原王。这些姓氏的子孙后代不管走到哪里,都共同认为这四郡是他们的祖居地和祖根所在地。

    中国古代的“得姓受氏”与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状况关系密切。河南古称中州、中原,位于黄河中下游,从西部高原奔泻而下的黄河经关中向东贯穿河南全境。这里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和,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滋生、栖息和繁衍的良好场所。早在距今五六十万年至一二万年前,华夏先民们就在中原大地上劳动、生息,到距今七八千年时,他们已脱离了野处穴居、猎取野生、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进入到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定居生活。如今河南各地发现的数百处古聚落遗址,就是先民们留下的活动遗迹。

    河南的历史悠久,古代文化辉煌灿烂。中国七大古都,在河南境内有3个:殷都安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这里长期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古就有“问鼎中原”、“中原逐鹿”、“得中原者得天下”等说法,足见中原地位的重要。河南文化遗物丰富多彩;1987年在濮阳出土的蚌塑龙,是最早的龙图腾,被誉为“中华第—龙”;安阳殷墟发现的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淇县云梦山鬼谷子讲学处,被称为最早的军事学校;洛阳市的白马寺,是我国最古老的佛教寺院;少林寺为我国佛教禅宗祖庭;登封县告成镇观星台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天文台。史学家称誉河南为“中国的历史自然博物馆”。

    河南的历史名人灿若群星,既有雄才大略、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军事家、又有睿智惊世、才华横溢的思想家、文学艺术家和科学家。其中被尊为“圣”的有道圣老子(李耳)、医圣张仲景、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乐圣朱载堉等。

    河南古老深厚的文化传统所形成的民族文化之根,深植于中原大地,浓缩了6000年中华文明史,闪耀着炎黄子孙勤劳智慧之光。姓氏的起源、演变与—个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许多姓氏在河南形成就成为必然了。

    早在上古时代,我国姓氏已有出现,当时的姓和氏是两种概念,意义不同。姓是表示有血缘关系的世系同族称号,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氏出现较晚,产生于父系社会,是由同姓衍生出来的分支。我国姓氏混称,启始于周朝末年,到汉代,姓和氏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顾炎武《日知录》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史记》,始混而为一”,指的就是汉代姓氏不分的情况。对于中华各姓氏的起因,宋代史学家郑樵曾专门研究过,他把得姓受氏的情况归纳为32类,比较全面,但仍有许多情况未能包括进去,如因避祸改姓,因避讳改姓,因读音讹误变姓等。

    一般来说,我国较古老的姓氏最初是与先民的图腾崇拜有关,许多姓氏即是由图腾转化而成的。在远古时代,各部落(或部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并以此作为本部族的标记,如舜族以凤鸟为图腾,丹朱(尧子)族以鹤为图腾。殷先祖以玄鸟(燕子)为图腾。蚩尤族以蛇为图腾等。我国西北高原的部族则多以野兽为图腾。《史记》记载黄帝率熊、罴、貔、貅、貙、虎与炎帝大战,这六种野兽就是六个部族的图腾,后来有些就演变为姓氏。

    中国古部族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中原地区活动,并在中原形成了许多古老的姓氏。1921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首次发现的仰韶文化陶片上,有鱼、鹿、蛙及人首蛇身图像,应是当时的氏族图腾标记,也极可能是当时原始“姓”的标记。而传说中“制嫁娶之礼,正姓氏”的太昊伏羲氏,风姓,被称为“人文初祖”,正是处在中国图腾制的标本时代,其活动中心就在今河南东部的淮阳一带。炎帝部族初居于姜水流域,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其子孙成为一些姓氏的祖先。黄帝族也是由西部入居于“轩辕之丘”,地在今河南新密东南。他号称有熊氏,其族长期在中原活动,后代支脉繁盛,派生出许多姓氏。据《史记·三代世系表》载,在中原地区各代居于统治地位的部族,如颛顼、帝喾、尧、舜以及夏、商、周等,全都是黄帝的后裔。又据《世本》统计,黄帝直系子族有25宗,12姓,后发展到101个属地(方国、诸侯国),510个氏。

    夏商时期,从奴隶制兴起到全盛,是华夏姓氏大发展时期,而这两个朝代的活动中心均在河南境内。夏朝除建都于嵩山一带外,它的很多属国也在河南,如许(今许昌)、斟灌(今濮阳)、顾(今原阳)、葛(今宁陵)、韦(今滑县)、莘(今开封陈留镇)、观(今清丰)等。殷商始祖契,最早的封地在商(今商丘),后屡易其地,多半不出河南。据统计,商王朝70多座城邑,有30多座在河南境内。从现今发掘的郑州商城遗址规模判定,早在3000年以前,这里曾居住过相当多的居民。

    周代至秦朝,是姓氏普及和定型时期,持续时间长,产生姓氏多。而今河南辖区在周代占有重要位置。西周虽定都于镐京,但建国初期便营建了洛邑,以控制中原。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洛阳便成为周朝的统治中心。周朝有很多重要的诸侯国在河南境内,如郑、卫、蔡、虢、宋、陈、吕、许、申、息、黄、蒋等,后来这些国名都演变成姓氏。到战国时,“七雄”之中的韩国、魏国大部、楚国一部分、秦国一小部均在河南。总计,周代上千个方国、部落、氏族,有相当一部分居于中原地区,其后演化出近千个姓氏。

    秦汉以后,历代定都于中原的王朝多达20余个,其中通过赐姓、改姓又形成了不少姓氏。古代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入居中原的也有很多,他们与汉族同化而使用汉字姓,如北魏孝文帝率鲜卑族众百万人入居洛阳,实行汉化政策,改114姓,有些衍为中原大族。这样,在中原形成的姓氏就更多了。

    总之,从姓氏的萌芽、产生,到发展、普及、定型,无不与河南息息相关,从而使河南成为华夏姓氏的一个主要的发祥地。

    汉代以后,中原地区多次遭受到战争和自然灾害破坏,人民被迫背井离乡,向全国各地辗转播迁。中国历史上的几次人口大迁徙,大多数以中原为出发地。如东汉末年到魏、蜀、吴三国分治时期,中原百姓为避战火纷纷向蜀、吴迁徙;晋永嘉年间大批移民随晋室南奔;唐代中后期随河南固始人陈元光父子入闽和唐末随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入闽的中原将士及家属;宋代靖康、建炎年间为避金兵而南下的中原百姓;元代和清初南逃的汉人等。这些中原移民的后代,又成为我国南方一些姓氏的开基祖。如福建的陈、郑、林、黄等姓,多是唐代入闽将士的后代,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又于明清之际徙居台湾及东南亚。郑成功的祖先是河南人,明末,郑成功入台湾时,率有大批将士,多是中原移民的后裔。客家人的祖先就是自晋代开始由中原南迁的汉人,与后来各代的移民汇合,长期保留着中原的语言及习俗,形成了—个独特的民系。他们继承了中原人固有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格,富有开拓进取精神,为我国南方的经济发展和中华民族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他们之中有很多人移居到海外,子孙遍布世界各地。

    数典不忘祖,叶落要归根,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旅居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来到中原寻根访祖,郑、林、谢、杨、陈等姓还举行了大规模的祭祖联谊活动。河南人民对此表示热切的欢迎,希望他们为祖居地的经济发展献策献力,为人民的富裕幸福作出贡献。